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建筑与装饰
曾用名:家饰;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9-699X
CN:12-1327/TS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530
期刊分类:时尚生活
期刊热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管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BIM技术,工程造价,高层建筑,房屋建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文艺评论丨和平饭店:标志近代上海建筑全面走(2)

来源:建筑与装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17 0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海关大楼(摄影:寿幼森) Art Deco在上海最早出现,要数1920年霞飞路一带的商业橱窗布置和店面装饰。这一时间几乎与巴黎早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店面设计

海关大楼(摄影:寿幼森)

Art Deco在上海最早出现,要数1920年霞飞路一带的商业橱窗布置和店面装饰。这一时间几乎与巴黎早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店面设计同步。之后不久,在1923年建成的汇丰银行的室内设计中,明显表达出Art Deco的风格。1924年赉安洋行设计的法国总会外观虽为新古典主义风格,但其室内装饰,如舞厅内的彩色玻璃天花,侧面入口的楼梯,人像雕塑等都显现出强烈的Art Deco风格。

Art Deco在建筑外观上的表现,是从1927年建成的海关大楼开始的,它顶部层层收进的立方体钟塔所表现出的体积感和高耸感明显表露出Art Deco格调。1928年建成的德义大楼,其立面造型已完全是Art Deco风格。1929年9月落成的沙逊大厦,标志着上海建筑开始全面走向Art Deco时期。20世纪30年代,上海进入Art Deco建筑鼎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从1929年到1938年10年间,上海建成的10层以上(包括10层)高层建筑有31座,除两座外其余均为Art Deco风格或带有其特征。

装饰艺术风格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运动,它既继承传统的装饰风格,又接受了新的时代产生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既反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又不喜欢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过渡,以既传统又摩登的一种状态而存在。

Art Deco从城市空间蔓延至日常生活,对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影响至深。在上海,作为都市文化重要发育时期的建筑风格,Art Deco风格必然长期控制及影响到后来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拼贴,更深藏着城市历史、审美趋向及价值观。城市形象不仅是空间的概念,更是文化的概念,体现着文化与形象的关联性。城市形象的力量是伟大的,在这种场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感知到Art Deco的定势,势必会注入某些主观印象,决定着他们的喜好。毫无疑问,Art Deco风格在各个方面满足了上海滩的要求,得以再次“发扬光大”。

上海的Art Deco建筑根植于本土的自然、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是城市历史记忆的真实场所遗存,自然成为延续城市记忆、保持城市个性的有效依托,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这些建筑的保护并非是单向度为了自身存在空间,它与现代城市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息息相关。这些老建筑不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负担,而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Art Deco建筑和石库门住宅一样,构成了上海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义大厦(摄影:寿幼森)

沙逊大厦使人们得以全面感受Art Deco建筑的美感和精神

放眼近代上海的Art Deco建筑,最为典型的便是坐落于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0号的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今天的和平饭店。

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落成,高10层,局部13层,另有地下室,总高为77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这是上海第一幢真正意义的10层以上的高楼,是当年其他建筑效仿的对象。新中国成立以前,沙逊大厦是英籍犹太人、在上海素有“房地产大王”之称的沙逊的产业。建成之初,这幢高楼底层沿外滩租给荷兰、华比两家银行,二至四层是商场,五至九层是华懋饭店,拥有最具特色的九国式特色套房,10层及以上由沙逊家族居住自用。沙逊大厦由当时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沙逊集团投资,由最负盛名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并且位于全上海地价最昂贵的外滩南京路口,其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这幢高楼的建成,标志着公和洋行的设计风格已从复古主义转向装饰艺术风格,也标志着上海建筑开始全面走向装饰艺术风格时期。

和平饭店的绿屋顶格外显眼(摄影:寿幼森)

沙逊大厦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它那高达19米的墨绿色金字塔铜顶,这使它刚建成就成为外滩的标志性建筑。这种既具有几何感、对城市空间轮廓起着强烈的控制作用,又不同于任何复古主义建筑屋顶处理手法的形体,一开始即被视为装饰艺术派摩天楼的重要造型手段。在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很多城市,有众多与沙逊大厦差不多同时期建造的摩天楼都采用了这样一种顶部处理手法。人们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建筑与人的身体类比:屋顶对应人的头部,建筑中段对应人体躯干,下部基座对应人的脚。中外经典古建筑大多有此规律。中国普通传统建筑中,很少出现绿色屋顶。沙逊是犹太人,没有这一顾虑。沙逊大厦那高高在上的墨绿色屋顶,反而在众多建筑中格外醒目。

文章来源:《建筑与装饰》 网址: http://www.jzyzszzs.cn/zonghexinwen/2021/1217/2450.html

上一篇:国家宪法日,装修前这些住宅装修法律知识需了
下一篇:三亚中交海棠仕家安居房多栋主体建筑进入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