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建筑与装饰
曾用名:家饰;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9-699X
CN:12-1327/TS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530
期刊分类:时尚生活
期刊热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管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BIM技术,工程造价,高层建筑,房屋建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林徽因诗歌中的建筑意(3)

来源:建筑与装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13: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那时年仅16 岁的林徽因还只是司法总长林长民家的女公子,便随赴欧考察的父亲游历欧洲一年。在欧洲,林徽因领略了建筑的魅力,埃菲尔铁塔、圣保罗大

那时年仅16 岁的林徽因还只是司法总长林长民家的女公子,便随赴欧考察的父亲游历欧洲一年。在欧洲,林徽因领略了建筑的魅力,埃菲尔铁塔、圣保罗大教堂,莱茵河畔的风情小屋和塞纳河边的巴黎街区等,无不令人迷醉,也由此种下了林徽因的建筑梦。她随父在英国寓所期间,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更坚定了她学建筑的决心,她认为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走近它便觉美不胜收[6]。

在其后的诗作中,《静院》中的深院略显离落,借着黑也抒发点情绪,屋脊背耸着,像野兽嘶吼。诗中的深院、窗槛、屋脊、阶沿等都是诗歌中建筑意的物象,而它们所营造的意境则是建筑意的真正意蕴。《灵感》中“神仙的衫裾、骄傲的高阁”,总带着林徽因的骄傲,美得超凡脱俗。诗中的石阶、高阁、神龛、楼宇、栏杆,塔顶等建筑意象,都带有诗人想象中的灵感和生活中的意趣。《孤岛》中孤岛上仅存“玲珑的小塔、安静的石阶”,因为诗人视建筑为一种坚守的信仰,即使造化使之不幸,没有天然的埂堤或者人工搭桥,又无处寻得同情,诗人仍赐予它们美丽的轮廓、积极的赞赏。

林徽因与建筑结缘,如果没有在建筑方面的探究,就难以成就其诗歌中的“建筑意”,可以说林徽因的建筑情结开启了其诗歌中的建筑意。

(二)诗人的性情加深建筑意内涵

建筑本身彰显着一种性情,融入诗歌中,建筑意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或威严如宫殿,大气如长城,高冷如金壁,典雅如神庙,粗犷如雕梁。身为建筑师的林徽因,更是有独到的见解,“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并引起鉴赏者一种特殊的灵性的融合,神志的感触。”[4]诗人眼中的建筑意从不单调,即使是简单的外形,也能从它的内部结构中找寻诗意的、抒情的美的享受。

《旅途中》你看诗人“又走过一个小庙门,/山中水那样清,/山前桥那样白净”[4]。诗人于暑中在山东乡间步行,踏上古建考察的旅程,山清水秀桥白净,诗人的性情也受大自然的洗礼,得到身心的满足。你可听到“无数坛庙寂寞与荒凉,锁起一座一座剥落的殿门”(《古城黄昏》)[4]。诗人总能站在建筑意与诗意的至高境地,与古城对话,对古建的遭遇也深感惋惜,但历史不可倒流,林徽因所能做的就是记录下有价值的史料,还原古建一段历史的完整。诗人这样的建筑性情更有助于诗歌中“建筑意”的抒写,加深了诗歌中建筑意象所特有的年代感和历史感,提升了其开阔的意境。

四、结语

作为建筑师的林徽因,为我国建筑学的研究、教育事业创下了筚路蓝缕之功,刚毅地修缮着建筑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踏上天坛祈年殿顶,触摸艺术的高峰;作为诗人的林徽因,不仅将建筑书写进诗歌,成就了诗歌的“建筑意”,还将建筑抒写进生命,陶冶成建筑性情,而且其建筑性情加深了诗歌创作中的建筑意,更彰显了其诗作的丰富意蕴。

[1]房芳.古诗词中的建筑意境[J].城色(尚家),2012(Z2):56-57.

[2]易平安.诗意·画意·建筑意[D].中南大学,2011.

[3]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M]//梁从诫编.林徽因文集·建筑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20.

[4]林徽因.林徽因诗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1.

[5]罗明明.从传统诗歌到建筑意[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529.

[6]张清平.林徽因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文章来源:《建筑与装饰》 网址: http://www.jzyzszzs.cn/qikandaodu/2021/0223/1072.html

上一篇:客家文化在川北民居建设中的体现和影响以仪陇
下一篇:以三人物视角观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