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建筑与装饰
曾用名:家饰;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9-699X
CN:12-1327/TS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530
期刊分类:时尚生活
期刊热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管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BIM技术,工程造价,高层建筑,房屋建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景观设计中建筑·音乐·数学的审美性联结 —(3)

来源:建筑与装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2 1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8 特洛伊石棺 图9 阿夫洛斯管与里拉琴 1.4.3 遵从对称与秩序,忠实追求严谨的结构与厚重的平衡 和谐保证了对立力量的平衡。在毕达哥拉斯的和谐论学

图8 特洛伊石棺

图9 阿夫洛斯管与里拉琴

1.4.3 遵从对称与秩序,忠实追求严谨的结构与厚重的平衡 和谐保证了对立力量的平衡。在毕达哥拉斯的和谐论学说体系中,数字和它们的对称性作为第一原则,他们把这些数字的对称性称为和谐,这种数字的和谐可以在整个自然界的规则中被发现,并支配着所有生命的属性和条件,被认为是其他一切事物存在的原因。在这一思想以及时代背景影响下产生的音乐作品和建筑设计,都无一例外具有严谨的结构感和厚重的平衡感。

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和建筑不仅集中体现了古希腊时期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神与宇宙天体”的积极探索,也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对客观世界与精神世界进行主观联结的这一伟大过程。尽管受制于有限的生产力和简陋的科学仪器,毕达哥拉斯主义在现在看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质朴性,但其对于数学、音乐、宇宙、天体等领域的总结式研究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这也为后世相关理论体系如新柏拉图主义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以及自然哲学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巴洛克时期建筑、音乐、数学审美性联结的继承与超越

相较于古希腊时期对于对称性和秩序性的刻板式遵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和音乐风格整体上会遵循一定的律则,传承古希腊时期的工整对称,但同时也更加强调动势的、可转变的美感,更加追求“动态的对称”或“动态的均衡”。

2.1 巴赫平均律的工整对称与动态均衡的转变

以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中的第二首《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为例(图10),从构成上来说,作为一首三声部的赋格曲,它的主题材料十分短小精炼而集中。这首赋格的调式调性主要在C小调和G小调上呈示,中间部分有两次转调的展开,再现部回归主调,尾声两个多小节的主持续音的主调写法使得调性更加稳固。而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如果将曲子的高低音区一分为二(图11,其中红色箭头为主对称轴,黄色波浪线为主题与声部对称线条,蓝色圈出部分可看作是不对称点),两者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是一种稳定且均衡结构且满足宏观上的对称。

图10 巴赫C小调前奏曲乐谱(节选)

图11 巴赫C小调前奏曲审美性解构(笔者自绘)

区别于古希腊式的无可商榷的严整对称,巴赫在微观上的表现可谓是展示了一种“不易察觉地俏皮感与滑稽感”;例如在2、3、6小节中不同声部中富有新意地将8分音符的主音到属音的下行跳进再上行级进到下中音,第5、6小节是连接第三次答题的小尾声,高声部则由主题材料构成,中声部由固定对主题1(即由中声部开始的连续16分音符与9分音符的下行级构成)的材料“倒影”得来。

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同声部不同主题间互为映衬交织掩映却又相得益彰的行进模式让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独树一帜,开创了巴洛克音乐模式的先河。在宏观上工整对称且恪守音律法则,在微观上灵动而富于变化,是巴赫赋予“对称”“和谐”等原则的崭新意义和对伏笔、答题等作曲修辞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了其强大的审美底蕴与艺术创造功力。

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全面呈现巴赫《升C大调赋格BWV 848》乐谱的前几个乐段中三个声部之间的动态对称与转换过程,不难看出,一开始由第一声部独奏出主题的第一部分(图12、图13),紧接着第一声部进入主题的第二部分(红色),第二声部(绿色)同时开始演奏主题的第一部分(图14、图15),接下来当第一声部演奏主题的第三部分(红色),第二声部(绿色)进入第二部分,第三声部(蓝色)则开始演奏主题的第一部分……(图16、图17)之后三个声部不断发展、变奏、变调交替演奏主题的三个部分,构成完整而严谨的对位结构的同时富有动态的韵律美感,而这种美感也普遍存在于同一时期的其他音乐作品和建筑构成体系当中。

2.2 对对称与和谐比例的遵循和对崭新设计语言的追求

在建筑艺术中,通过罗马耶稣堂的立面和平面设计能明显地看出巴洛克时期对于对称性和和谐比例的遵循(图18)。罗马耶稣堂外殿长宽比(75 m/35 m)和正立面左3右3柱列及对称双侧门设计,高祭坛的4柱结构等都是对古希腊均衡法则的服从和表达。然而,在圣堂内部尤其是穹顶的设计上巴洛克建筑师则提出了“三个叠加平面的平和组成模式和强烈垂直元素所结合的动态融合”,即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等创造意义的设计思路和建筑理念来表现自由想象,营造神秘的气氛(图19),包括对壁画和装饰物的细节刻画,都是在努力寻求一种崭新的、能够表达人们对于艺术的“世俗化”诉求的设计语言。

文章来源:《建筑与装饰》 网址: http://www.jzyzszzs.cn/qikandaodu/2021/0202/1044.html

上一篇: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经济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