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建筑与装饰
曾用名:家饰;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9-699X
CN:12-1327/TS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530
期刊分类:时尚生活
期刊热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管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BIM技术,工程造价,高层建筑,房屋建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浅谈装配式建筑设计深化及BIM技术的应用

来源:建筑与装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2 17: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工程概况 本文主要是以装配式建筑在合肥市肥西人才公寓(EPC)项目工程中的应用为例,阐述关于装配式结构设计深化和BIM技术的应用。该工程地点位于合肥市肥西县,总建筑面积约

1 工程概况

本文主要是以装配式建筑在合肥市肥西人才公寓(EPC)项目工程中的应用为例,阐述关于装配式结构设计深化和BIM技术的应用。该工程地点位于合肥市肥西县,总建筑面积约28.2万平方米(含地下车库),包含17F-24F高层住宅27栋,其中17F5栋、18F13栋、21F3栋、22F2栋、24F4栋,高层住宅楼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率不低于50%,结构从一层顶开始采用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主要为外墙、内墙、叠合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

2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深化

2.1 设计深化的意义

本项目遵循“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的原则,设计前,要充分考虑构件生产及现场安装的要求,协同各专业通过标准化户型、模块、通用接口等的不同组合,来实现建筑平面和户型功能空间的丰富效果,满足节约用地和用户使用需求,通过标准化的幕墙、外墙板、门窗、阳台及色彩单元的模块化集成技术,来实现建筑立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通过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最大程度上方便构件生产和安装。如优化部分房间开间进深尺寸,实现建筑模数与模数协调;统一楼电梯间核心筒的规格尺寸,实现模块和模块组合;通过平面局部调整,在尽量不改变建筑外轮廓及立面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实现“少规格,多组合”。在建筑施工图阶段,运用BIM技术,对构件拆分、设备管线集成进行优化,从而优化施工成本,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施工效率。需要注意的设计误区有:①前期按传统方式完成施工图设计,后期强行拆分;②仅为完成装配率,提供不合理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

2.2 设计深化的原则

依据本工程标准化建筑模块的设计总体思路,在施工图设计深化中的主要原则,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实现建筑设计的标准化,为建设方提供一套能在多个项目中形成系列化应用的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构件生产、施工工艺形成配套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结构空间优化设计,为内装及空间的灵活使用提供接口。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形成符合模数数列的标准化模块,并能进行多样化的平面组合。

洛巴堆组大理岩主要分布帮浦东段矿区中部,地表形态极不规则,厚度变化极大,且在大理岩中见紫红色安山岩的夹层,大理岩中片理化发育,片理产状和与之接触的安山岩的片理化方向一致,为帮浦矿区的主要赋矿层位。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5)在标准化套型基础上,充分发掘生产和施工工艺的特点,满足立面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要求。PC预制构件的设计整体上以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环节的综合性要求为原则。

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生产方案和施工专项方案,应符合国家、行业、建设所在地的相关标准、规范和地方标准等规定。经专家组评审后,提交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联合审查,取得书面批准后,方可作为生产和施工依据;并且应当根据建设所在地的规定,向建设主管单位完成备案工作。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产品质量应符合JGJ1-2014、DB34/T 5033、GB/T 51231-2016等相关规定。

(1)有效性原则。在制作、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工具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恰当运用多媒体,找准最佳作用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深化设计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2.3 PC预制构件设计深化文件的内容

(7)PC预制构件拆分方案以预制构件板缝设置与立面效果协调统一,以构件装配与结构受力模型一致为原则,并遵从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理念。

①预制构件平面和立面布置图;②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材料和配件明细表;③预埋件布置图和细部构造详图;④带建筑饰面的构件应有排版图;⑤复合保温墙板的连接件布置图和保温板排版图;⑥计算书(包括脱模、翻转、吊装等过程相关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验算)[1]

施工单位必须充分了解装配式相关标准、规范,在深化设计时检查预制构件制作详图的内容和深度等要素是否满足预制构件制作、工程量统计的需求和安装施工要求。对墙板竖向接缝装配、墙板水平接缝装配、楼板接缝装配、楼梯安装节点、阳台板安装节点、空调板安装节点、装配板安装节点、隔墙板安装节点、梁柱安装节点等详图重点审核。

(6)PC预制构件拆分方案以遵循受力合理,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为设计原则。

(4)套型优化设计,既要满足市场定位和居住功能要求,同时也要体现装配式住宅标准化、结构合理、体型规整、重复率高的特点。

2.4 深化设计过程中的施工单位的主要任务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参与构件加工图纸进的设计深化,以保证装配施工,首先要掌握深化设计要点,预制构件制作详图应综合设计各专业和生产、机电管线的预留预埋、钢筋调整、洞口预留均设要求绘制。当发现详图中有冲突时,应及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以便设计方能及时修改。其次要核查预制构件详图,确保满足规范要求,符合安装需求。

在采用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将原来的65cm或者70cm的两条小垄变为 130c,或者140cm的大垄,在大垄上直接进行双行玉米种植保证玉米之间的间距在35-40cm左右,通过这样的种植方式能够减少植株的距离,保证种植密度有效提高,而且不会影响整体的种植效果。通过“两垄一平台”的种植模式能保证玉米的间距为90-105cm,既能够增加整个玉米地的通风量而且也可以提高光照强度,避免传统玉米种植过程中通风透光差的问题,提高玉米的整体产量,而且也可以增强玉米抗倒伏的能力。通过通风透光条件的改善,还可以促进玉米快速脱水,保证玉米的品质。

下面给出T内的入侵成功概率asp(T)计算方法.记n个脆弱性的总变换空间大小为S,则根据式(1~3),当0≤T≤nτ时,k≤1,且当k=1时,P[k]=P[1]=0,所以asp(T)=0;当T≥(S+1)nτ时,k≥S+1,且当k=S+1时,P[k]-1=P[S]=1,所以asp(T)=1;当nτ

还要审查最后定稿的加工图,如预制构件模板图、预制构件配筋图、预制构件预留预埋配件图等。并确保图纸设计进度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并根据图纸,协同检查模具制作方案是否存在问题,尽早提出修改意见。

3 装配式建筑的BlM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的BIM技术应用,要贯穿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模具设计、构件生产、装配施工、质量检测全过程。各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深度,应满足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要求。

在技术方案策划阶段,要选择应用策略,制定符合体系的模块库,协同设计时,使用BIM技术进行性能分析。深化设计时要进行模型拆分,可视化展示、装配率计算,进行2D、3D成果输出。构件制作前,提供施工图设计BIM应用要点,包含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施工图3D模型、详细节点设计、碰撞检测、工程量统计、可视化动态展示、三维模型交付等内容。结合BIM技术,构件的拆分效果如下图:

预制构件拆分的BlM效果图

施工阶段,还要制定BIM应用的实施方案,如构件的信息化管理、发料编码体系、构件的堆放筹划、施工时的BIM装配模拟,4D或5D演示,场地布置及装配施工管理等过程,并完成BIM竣工验收与交付。完美的施工图深化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平面布置,精准的施工进度管控,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构件预制加工环节,是实现BIM技术应用效果的基础。通过全过程采用BIM技术,成果直观,方便检查核对,能确保设计、施工准确度,提高效率。

4 结束语

国家及各省推行装配式建筑是新时代建筑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是相辅相成的。大力发展是目标,稳步推进是方法。施工单位要积极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从设计到实施的各项环节进行全过程科学管控,才能有效降低企业施工成本,更好的实现项目管理目标。使工程的建设在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技术先进等方面能得以综合展现。

参考文献

[1] 李金莉.浅谈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J].建筑模拟,2018,(11):217.

文章来源:《建筑与装饰》 网址: http://www.jzyzszzs.cn/qikandaodu/2020/0522/341.html

上一篇:探究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整合与应
下一篇:试论人性化设计在现代医疗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与装饰投稿 | 建筑与装饰编辑部| 建筑与装饰版面费 | 建筑与装饰论文发表 | 建筑与装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建筑与装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